地緣性綜合商會—中國鄉情社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的必然產物
2013-10-18
10663
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創建運行與改革深化,各類商會協會近些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地緣性綜合商會”,發展迅猛,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學界的重視。
“地緣性綜合商會”,顧名思義,是以地緣關系為基礎,以鄉情為紐帶,不受行業限制,也不受企業規模大小限制的異地同鄉企業商會組織。地緣、鄉情、綜合(跨行業)是其根本屬性,也是其區別于其他行業商會的主要特征。由于地緣可分遠近,因此地緣性綜合商會,可有省級地緣性商會、市級地緣性商會之分。如浙商在外地的商會,就有“XX省浙江商會”、“XX市嘉興商會”;再如豫商在外地的商會,就有“廣東省河南商會”、“東莞市固始商會”等等。
自2012年4月開始,鄭州大學企業研究中心豫商研究課題組,聯合河南省豫商聯合會,開展了“商會治理與發展”的研究,并專題研究了“中國地緣性商會的治理與發展”問題。應本刊之約,現將部分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
中華鄉情文化是地緣性綜合商會發展的重要社會基礎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鄉情社會,自古就有濃郁的看重鄉情之風,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有著剪不斷的同鄉情結。在中國老百姓中流行甚廣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句話,應是對中國鄉情社會最生動的寫照。大量的古典詩文詮釋了中國鄉情社會的現象,如唐朝詩人王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司空圖的“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同鄉情結使遠離家鄉的人們更容易相互關心,彼此關照提攜,達成信任,結成友誼。而在此基礎上,就容易形成經濟上的合作,資源的共享與整合。這種借助鄉情開展商業經營活動,形成地緣性商業組織的現象,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以明清時期最為盛行,形成了這一時期著名的十大商幫。以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而言,徽晉兩大商幫最為顯耀;而若以在中國版圖上的滲透力而言,浙江的龍游商幫、河南的懷慶商幫,也堪稱影響廣博。龍游商幫因跡遍天涯,方有龍游天下之說;而懷商因善長連鎖布點,把四大懷藥送進大街小巷,被世人稱之為“懷串子”。這時的各大商幫往往有著比較完整的組織架構和會章會規,已具有現代商會的典型特征。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各層級地緣性商會組織的發展,同樣發軔于根深蒂固的中國鄉情文化。鄉情的號召力是地緣性商會組織發起設立、會員招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建立在鄉情基礎上的信任及商業資源網絡關系也是地緣性商會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會員最為看重的商會資源??梢哉f,鄉情文化是地緣性商會發展的紐帶。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是地緣性綜合商會發展的經濟基礎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催生勞動力資源在全國范圍的流動,也引致異地投資創業人群的快速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范圍內規模越來越大的勞動力大規模流動,億萬打工大軍中部分人轉化為異地創業者,這部分創業者后來成為異地商會發起和組織的重要力量(如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豫商商會);同時,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也加速了資本和企業家資源、企業管理資源在全國范圍的流動,跨區域投資興業漸成風潮,有效拉動了各地投資建設的規模,支持了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這部分跨區域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往往也是地緣性商會的積極倡導者和主要參與者(如遍布全國的浙商商會和溫州商會)。
跨區域投資興業雖有全國經濟的不平衡發展造成的投資機會變化對資本和企業家資源流動的激勵影響,但如果沒有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這種稀缺資源的流動將會十分困難。正如改革開放之前未能形成這些流動一樣。
異地創業和異地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對鄉情資源的開發往往更有熱情,也往往成為地緣性商會的主體力量。
地緣性綜合商會是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地緣性商會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地緣性綜合商會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府職能轉變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的成果。地緣性商會蓬勃發展既有會員企業自身發展需要,也有地方發展經濟、政府職能轉變、市場體制完善的需要。
從近年來地緣性綜合商會的蓬勃發展來看,政府對其發展持有的態度是積極的。
第一,地緣性綜合商會雖掛有異地商會的名義,但其會員都實實在在是本地企業,他們為本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有還是沒有地緣性綜合商會的存在,這些企業都要發展,但不同的是,有了地緣性綜合商會,這些企業可以得到更多政府之外的幫助,可以發展的更好,這是政府愿意看到的。
第二,地緣性綜合商會強大的招商功效使之成為政府招商引資的得力助手。調查發現,地緣性綜合商會越來越多地承擔或參與了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工作,并且富有成效,很多地緣性綜合商會成為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第三,地緣性綜合商會作為社會組織的一個特別類型,也有著特別的社會管理的作用。首先,它使加入商會的企業多了一種基于鄉情的歸屬感和資源支持,同時也受到要求維護鄉情聲譽的特別約束。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會管理的作用。其次,地緣性綜合商會在組織會員參加學習培訓、聯合投資,幫助融通資金、技術、人才等經常性活動中,承擔了服務民營經濟、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功能。正是基于以上重要功能的存在,地緣性綜合商會成為各類協會、商會中相對活躍的一類商會組織,也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會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