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省商務廳制定的《關于全面推進全省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關于全面推進全省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
工作的指導意見
(省商務廳 二○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為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在招商引資中的主要載體作用,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和水平,特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企業(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的總要求,以產業集聚區為主要載體,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搶抓國內外產業加速轉移機遇,不斷增強競爭優勢,推動產業集聚區跨越式發展。
(二)主要目標。以主導產業為引領,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引進大項目為核心,大力開展產業集群招商,差異化承接產業轉移。持續深入推進大招商活動,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十二五”期間爭取引進境內外資金年增長35%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推動產業園區建設。圍繞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高水平策劃招商概念,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思路,以“區中園”建設為切入點,承接境外和沿海發達地區鏈式和集群式產業轉移,實現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同步推進。
1.培育50個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選擇10個省級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開展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創建活動,帶動全省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通過以點帶面,“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創建50個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力爭每個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引進2個以上境外優勢企業和至少1個1億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使產業集聚區成為全省利用外資和出口的主力軍。
2.培育20個境外招商工業園。支持現有的8個境外招商工業園盡快擴規模、上水平,同時再設立一批新的境外招商工業園,使總數達到20家,以港澳臺、日韓、東南亞為重點,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
3.培育20個區域產業園。重點推進中糧鄭州食品工業園、鶴壁(深圳)電子產業園、孟津空港產業聚集區浙商工業園、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新鄉中兵光電產業園等國內區域性產業園建設,積極承接國內產業轉移,推動央企合作和珠三角、長三角、閩東南、環渤海等沿海地區產業向我省轉移。
4.培育30個特色產業園。重點推進內黃陶瓷產業園、焦作廈工產業園、開封空分產業園、中牟汽車產業園、洛寧玩具工業園、民權制冷產業工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建設,突出產業發展重點,著力引進一批基地型、龍頭型項目,吸引帶動配套和關聯企業跟進轉移,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
(二)大力開展產業集群招商。產業集聚區要深入研究國際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規律,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把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與開展產業集群招商有機結合,積極拓展與世界500強、國內500強戰略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跨越。
1.引導外來資本大力發展高成長性產業。以富士康集團為主體,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項目,形成一批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鄭州日產公司、宇通集團、海馬公司、奇瑞公司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吸引省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我省集群鏈式轉移,促進我省汽車整車生產能力上規模、上水平。大力引進境內外龍頭企業、高端產品和重大項目,發展特色食品加工業,加快建設食品工業強省。著重引進境內外優勢企業和自主創新型、服務增值型、先進制造型、產業配套型項目,推動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建設裝備制造業強省和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2.利用外來資本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加強與央企的戰略合作,著重發展精深加工項目,提升有色、化工產業集約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有色、化工基地和精深原材料工業基地。大力引進高端龍頭企業、終端知名品牌和高端染整等關鍵技術,提升品牌化、規?;胶臀{就業能力,加快綜合性產業基地建設和專業性產業集群發展,建設以科技和品牌為引領的紡織服裝強省。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帶動提升我省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3.利用外來資本積極培育先導產業。著重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行業龍頭企業、關鍵技術、核心產品,促進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三)提高招商水平和實效。不斷更新觀念,打破思維定勢,準確把握當前招商引資的新特點,采取駐地招商、區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專業對口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斷提高招商水平和招商引資實效。
1.建立專業招商隊伍。要根據產業集聚區自身特點和優勢,采用抽調骨干人員與招聘相結合的方式,盡快組建熟悉國際慣例的專業招商隊伍,組織小團組開展專業招商。
2.突出精確招商。在全方位、寬領域擴大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市場和客戶細分,鎖定目標區域、目標產業和目標企業,尋找國際資本轉移和自身產業的契合點,變四面出擊為精準定位、定向突破,提高招商的針對性、精確性。
3.注重產業招商。產業集聚區的發展重心要由集中辦企業轉向集中做產業,避免出現“只有企業沒有產業”的現象。要充分利用省內外、境內外各種平臺,舉辦招商專題說明會,積極推介產業集聚區。
4.認真謀劃項目。產業集聚區要結合主導產業發展,謀劃包裝一批特色鮮明的重大招商項目,以重點項目的謀劃、儲備帶動和保證產業集聚區的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通過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和客商資源庫,做到家底清、情況明,為投資者提供選擇機會。
5.積極開展項目推介和跟蹤。產業集聚區要依托省、省轄市組織的重大招商活動,積極進行宣傳推介。把投資10億元以上的招商和在談項目以及重大新興先導產業項目全部納入省重大招商項目范圍,明確責任單位、工作班子和責任人,采取“一對一”方式加強對接推介,提高項目履約率。
6.重點加強項目對接。要瞄準重點區域,盯住合作對象,組織專業團隊,制定合作方案,加強與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對接。
三、扶持政策
(一)鼓勵產業集聚區所在地政府采取政府授信方式籌集資金,專項用于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
(二)產業集聚區引進的鼓勵類和允許類內外資項目,符合條件的可以列為省級重點項目,優先配置土地資源。
(三)對境外、省外資金投資產業集聚區實際到位并形成實收資本達到3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給予75萬元至1000萬元的獎勵。對境外、省外資金投資產業集聚區內社會事業形成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給予50萬元至1000萬元的獎勵。對引進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實收資本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給予50萬元至1000萬元的獎勵。
(四)經省認定的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可比照省級經濟開發區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并作為今后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優先推薦單位。
(五)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的新設、增資、合同章程的變更等事項由產業集聚區自行審批,報省、省轄市備案。
(六)用于支持外經貿發展的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和外經貿發展資金向重點產業集聚區傾斜。
(七)對年度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的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給予表彰和獎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商務部門要切實負起牽頭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責任,把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列為重點工作內容。產業集聚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切實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機制,建立項目全程跟蹤服務體系,實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總協調人制度,確保項目引得來、落得下、留得住。
(二)強化目標考核。要把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納入產業集聚區發展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利用省外、境外資金統計系統,對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工作實行目標管理,探索建立長效考核工作機制。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對工作表現優異、實績突出的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努力、無所作為的給予通報批評。
(三)優化投資環境。要健全和完善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機制,強化服務功能,認真落實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和無償代理制,為外來客商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對特別重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先辦理后完善的特別流程,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把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項目代辦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落到實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產業集聚區主要負責人要對投資環境建設負總責,對重大投訴案件直接過問、限期解決,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